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文联组联工作服务平台!

延伸手臂 文艺惠民——浙江省宁海县文联组织建设经验谈

来源:中国文联国内部   刊发时间:2018-06-04  

随着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强,文联和文艺工作只有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农村,通过组建文艺社团、构建文艺工作网络,才能有效地实现文艺真正为群众服务的有效抓手。这几年,宁海县文联在宁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文联组织,形成城乡文联互动,城乡文艺共荣的文联文艺工作新格局。

调查摸底、选点定位,稳步实现乡镇文联全覆盖

宁海县基层文联组织建设着重做了以下工作:一是调查摸底。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各种文艺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摸排,着重对文艺从业人员或爱好者人数及分布、艺术门类、文艺活动场所及时间、组织者、农村文艺社团的活动规律及经费来源、农村文艺社团广大从业者、爱好者的愿望和期待等进行了全面了解。二是选点定位。在调查摸排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各乡镇(街道)文艺资源分布不均,可利用的硬件设施差别也大,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有区别,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从实际出发,本着成熟一个建一个的原则。先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乡镇组建。通过在这些乡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先建后联。先建农村文艺社团,后成立乡镇(街道)文联。早在2010年,宁海县文联就把这四个乡镇作为全县乡镇(街道)文联组建的试点单位,先走一步。至2016年10月宁海县文联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全部组建文联,实现了基层文联全覆盖。目前,宁海县共有基层文艺协会95个,民间文艺社团256个,会员4245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好选人、组织、组建三个环节:一是选人,即先选好乡镇下属文艺社团的人选,把有热心、善引领、愿奉献的同志选到村文艺社团的“一把手”岗位。二是组织,“一把手”选好后,由其组织推荐确定社团成员,并在广大成员基础上选择推荐理事候选人建议名单,接着就召开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社团(协会)理事班子;各社团(协会)理事班子选好后,送交乡镇党委审定;审定后召开一次理事会,选举出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三是组建,召开乡镇文联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镇文联委员会委员,通过召开全委会选举产生乡镇文联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四是上岗培训,对基层文联班子成员、各协会负责人进行系列培训。

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文联工作持续开展

一是通过建立完善基层文联的协会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理事会制度、文艺创作经费制度、文艺评奖制度等,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二是创新出台文艺扶持制度,保障文联工作经费。如西店镇文联专门拨出资金确保全镇文艺社团的文艺创作活动经费,越溪乡文联出台文艺扶持政策,同时乡财政每年拨出20万元作为专项文联经费,以此来保证基层文联正常运行。三是把乡镇(街道)文联工作纳入宁海县目标考核范畴,有效地加强了县文联对乡镇(街道)文联的领导和管理。根据县考核办1分的考核分值,从抓好乡镇(街道)文联队伍建设、组织抓好当地文联文艺创作工作、积极配合县文联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及相关工作、及时向县文联上报每月乡镇(街道)文联动态或文艺工作信息、积极做好农村文艺创新发展和文艺普惠推广工作五个方面进行分解,完成一项0.2分,对县文联安排的工作无正当理由不完成的,每次扣0.2分。

围绕中心,发挥文联作用

一是围绕当地中心工作,开展文艺活动或文艺项目合作,如县文联联合18个乡镇(街道)文联联合开展“十九大”精神快板汇演和“十九大”经典语录书法展览活动;二是充分发挥县、乡镇(街道)文艺资源优势,为广大农村文艺社团提供各种艺术咨询、展演等服务,如我们去年组建县级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送文艺服务进基层,解决了80余项涉及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摄影、戏曲等各类文艺帮扶需求,受众超1万人次;三是根据基层文艺社团的一些重大特色题材,予以在人力、经费上的帮扶,如县工艺美术家协会和力洋镇文联联合帮助力洋镇海头村民俗文化陈列馆的筹建和陈列布展工作;四是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艺术门类的培训指导,如通过菜单式制定服务内容,选派针对性的专家文艺志愿者,开展点对点帮扶,举办书法、美术、曲艺快板等群众迫切需要的公益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

此外,宁海县文联还通过搭建平台,助力基层文联发展。如搭建展示平台,通过乡镇(街道)文联陆续建立“文艺之家”及“文艺创作活动中心”等平台,加强吸收有专长的民间艺术人才加入乡镇(街道)协会等社团,拓展文艺阵地,搭建文艺温馨家园,壮大文艺队伍组织,并通过巡展、巡演形式向农村基层倾斜,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