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看待生命一样看待文艺创新创造

来源:《求是》   刊发时间:2016-12-19   作者:梁鸿鹰

像看待生命一样看待文艺创新创造

《文艺报》总编辑 梁鸿鹰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作家艺术家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他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这一论述对当代文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学艺术是富于智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创造是文艺的核心和灵魂。人类文化的每一次进步,每一座文艺高峰,都来自人类创新创造的伟大实践。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关键要看是否出现了足够多的原创力作;衡量一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影响力,关键同样要看能不能以优秀作品充分彰显创造能力,耸立起为世界所瞩目的文艺高峰。我们当前文艺创作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仍然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问题,归结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创新,缺少创造,还没有把创新视为生命,没有把原创力的提高视为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不少人满足于沿袭旧套路,满足于已经习惯的创作方式、创作观念与创作思路。对于已经成功的作家艺术家来说,不少人不愿意冒创新的风险,对于一些处于正在摸索阶段的青年作家艺术家来说,他们可能还没有找到创新创造的更为适宜的方法与途径,特别是在观念上,还没有把创新推动视为生死相依的动力。穆勒曾经说过,“此刻一切完美的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回顾中外文学艺术发展史,传世经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就在于凝结了前人创新创造的精华,无一不是那个时代最精湛的艺术创造。

  时代生活的发展是创新创造的源泉,是作家艺术家成就佳作的重要条件。火热的时代每天都产生着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变革的社会每天都有意外的惊喜呈现,作家艺术家要想贡献出传世佳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不能不立足时代的生动实践,不能不在人民群众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活剧中找寻题材和主题、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汲取艺术的灵感。李可染说过:“创新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古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当代社会生活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创新创造的题材、主题,启示着我们开出艺术创造的新生面,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才能获得创新奋发的勇气,才能收获创新的果实。

  创新从来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延续我们民族精神血脉的中华文化传统,是当代任何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依托。一些所谓的创新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是内涵和内容缺乏传统的底蕴,没有真正激活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创新就要把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表达出来,就要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创新也离不开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从而焕发文化创造力。

  创新从来就意味着百倍的付出与极为艰辛的探索。高尔基说过:“保守是舒服的产物。”躺在功劳簿上就不会创新,站在流俗的小河里吃老本,会消磨掉创造的意志。文化上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来自于突破常规的创新创造。卓别林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要有创新创造的勇气与胆识,要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怕失误,不怕嘲讽,与自己的习惯思维较劲,向艺术上大胆突破的先贤看齐。要敢于推动各种艺术要素的融合,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向注目,向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关于创新的一个重要论断。在文艺发展繁荣的总体格局中,在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热浪中,我们文艺创作最需要的心态,是对文艺创作规律的尊重,是对艺术创作要精益求精的坚守。创新不是走捷径,创造不是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一定要把创作态度放平和,放端正,坚决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文艺是关乎人类灵魂的事业,是建设人类灵魂大厦的百年大计,绝不能在思想艺术的质量上出问题。在时代大潮中的创新创造,同样需要精益求精,以百倍的专注,以守护自己生命一样的敬业,贡献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树立起中国文学艺术的世界风范。

 

版权所有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艺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