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十九大精神在基层文艺工作者心里扎根

   刊发时间:2017-12-01  

让十九大精神在基层文艺工作者心里扎根

——文艺界十九大代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宣讲团走进上海

  “9月7日晚上,我和胡歌、闫妮来到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超市,当地群众大声叫着角色的名字,蜂拥上来合影,我们实在合不过来就跑啊,他们就在后面追。”中国视协副主席、编剧王丽萍讲述了不久前她编剧的电视剧《生活启示录》在蒙古国播出后真实发生的事,这历历在目的情景让她明白,“一部剧可以把世界的距离拉近”。11月30日,作为中国文联主办的文艺界十九大代表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宣讲团的一员,王丽萍来到上海市文艺礼堂,同十九大代表、中国书协副主席孙晓云,十九大代表、贵州省花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邵志庆,十九大代表、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剧流派传承人施洁净以及中国曲协副主席、莲花落表演艺术家翁仁康一道,为上海知名艺术家、创作一线的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和新文艺群体代表作了报告。报告会由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主持。

  当天上海市文艺礼堂满满当当,后面又加了两排座位。王丽萍娓娓道来:“《媳妇的美好时代》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生活启示录》在蒙古国打败了韩剧、俄剧。”“一种世界都听得懂的语言,她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声音,是你热爱的人民的声音”,听众不由得放下了笔,目光牢牢地锁定演讲者,听得津津有味。当王丽萍提到,蒙古国有个观众说他上一部看过的中国戏是《白毛女》,在场的听众感到不可思议。听了王丽萍结合一线创作经验与感悟的宣讲,大家更加深刻领悟了十九大报告中重要的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宣讲团对十九大精神,尤其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浅出的解读。邵志庆、施洁净语言朴素、饱含深情,邵志庆现场演唱了为参加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的习近平总书记演唱的花灯小调,当时她用贵州南路花灯原始小调《开财门》谱写了六句听取十九大报告后的心声,这支花灯小调带着邵志庆对党的感激之情响彻了礼堂。施洁净则用四句激越昂扬的绍剧唱腔来表达对十九大精神的共鸣。

  当天下午,宣讲团来到了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与工作在一线的文艺工作者代表进行座谈,着重解答他们的疑问,了解他们的创作实践。在传艺中心曲艺茶馆,邵志庆、施洁净、翁仁康把自己精研的艺术门类最拿手的段落献给了市民观众们,与当地艺术家进行现场互动,让观众大呼过瘾。宣讲团马不停蹄,还将继续前往广州、贵阳和安顺等地,把带着温度的十九大精神送到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心坎上。

版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艺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