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文化界座谈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
慎海雄:努力筑就广东文艺高峰
12月5日,广东宣传文化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传达全国文代会、作代会精神,座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对我省学习贯彻工作作出部署。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出席并讲话。
慎海雄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成果,与总书记两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是指导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全省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广东文艺事业实现更大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认清文艺的重要地位和神圣使命,做到胸中有大格局,眼里有大视野,手中有大制作。要坚持心里有人民,进一步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更多优秀作品奉献给人民。要勇于创新创造,努力推出更多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彰显岭南特色的精品力作,努力筑就广东文艺高峰。要坚守艺术理想,大力培养德艺双馨文艺人才。要始终坚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文联、作协的作用,推动广东文艺事业百花齐放,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
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省直宣传文化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各文艺家协会主席、文艺家代表参加会议。省文联、省作协主要负责人和部分文艺家代表作了发言。
发言摘录
打造广东创新创造文艺新平台 ——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程扬
程扬
11月30日上午,我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好、落实好。
一、坚持文化自信,努力打造广东创新创造文艺新平台。广东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主义题材众多,特别是有大量具国际影响的文艺素材,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谈文化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文联要落实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加大重点项目规划,为文艺界提供更多更广的文艺创新创造新平台,树立创新、服务、铸就文艺高峰的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在活动、项目、文化交流等方面多吸收基层文艺家参与,为他们搭建平台。
二、坚持崇德尚艺,为繁荣广东文艺营造良好环境。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广东省文联要遵循言为准则,行为垂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甘为艺术家提供肩梯,把崇德尚艺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一生功课,克服浮躁,精心打造,为文艺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创作环境。
三、坚持人文关怀,努力建设温馨和谐的文艺家之家。省文联要做好文艺家的服务员,维护好文艺家的权益。团结动员更多的艺术家包括新文艺群体在内的艺术家广泛参与,进一步扩大文联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注重对新的文艺组织、新的文艺群体的团结,注重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把文联组织真正打造成为温馨和谐的文艺家之家。
努力开创广东文学繁荣新局面——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 张知干
张知干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文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增强了推动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切实贯彻。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文学工作的政治引领。必须牢固坚持党对文学工作的领导这一文学工作的生命线,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文学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要切实加强对文学工作者的思想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两次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头脑,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来指导文学工作,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前进方向。
三是要切实加强对文学创作工作的导向引领。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记职责使命,遵循文学规律,紧紧围绕高举旗帜、改革创新、激发文学创造活力、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这一文学工作主线和中心,以更为广阔的胸襟、更为广阔的眼界、更为科学的思路,积极探索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积极破解束缚和制约文学事业发展的难题,不断提高我省文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大力推动全省文学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努力开创我省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借文代会东风 向音乐高峰迈进——省音协主席、星海音乐学院院长 唐永葆
唐永葆
这次有机会作为广东代表参加全国文代会,深感荣幸。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文艺特点和规律的同时,以宽广的视野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性眼光,进一步阐述了事关文艺发展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为新时期文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在省音协接下来的五年规划中,我们要在音乐创作上狠下功夫。对于广东来说,只有立足本土、推动广东音乐的创新性转化,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样才能升华、焕发出时代的气息。我们要把广东音乐放在全国文艺大格局中去审视权衡,在知己知彼中做再发现、再发掘,使我们推出的精品力作经得起回味,进入我们这个时代的集体记忆,确立经典的地位。
我们一定要把创新精神贯穿音乐创作生产全过程,要适应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拓展音乐创作的想象空间、联动跨界融合,推动音乐观念、风格、流派并立互鉴,不断激发艺术创造力与活力,推动广东音乐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我们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释放个性才情的同时,一定要脚踩坚实大地,与生活的源泉接通,与人民的心灵共振,让真挚的感悟流淌出来。这样的作品才能像阳光、清风一样,温润人心、抚慰灵魂。我们必须克服功利浮躁,保持心性的专注,培育内在的崇高感,努力做到“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
勇于创新 当文艺创作“排头兵”——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 陈翘
陈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这一点我有非常深的体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获得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信,就要不断创新创造。
广东的文艺创作有着优良传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我是名退休的老艺术家,时刻在后面为年轻一辈摇旗呐喊。我的一个理想就是,广东舞蹈即便在全国来说还不是第一,但我们还是要创作出一流的好作品来。文艺繁荣要靠作品说话。外界评价我们的舞蹈作品时往往会问:“创作这个作品的是广东的导演和演员吗?”随着本土的优秀作品和人才不断涌现出来,我们才可以真正自豪地说,广东是文艺创作的排头兵。
以舞蹈为例,为什么广东少儿舞蹈能走在前列?因为在前些年,我们下大力气培养了一大批编导。现在这些编导都成了舞蹈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又在更广的范围内培养出一大批艺术人才。就目前来说,我们有很多的专业团体,成为艺术创作和表演的中坚力量。
此外,我们还有一批业余编导力量,他们有生活,有技术,敢想敢干,没有条条框框限制,但他们比较缺乏理论引导。只要我们加以指导,广东就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我认为,艺术创新是最为重要的。我一贯支持的创作,就是那种“我有你没有”的东西。怎么做到“我有你没有”呢?就是要发扬广东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先摸石头过河的,如果我们在文艺领域勇于创新创造,也能创作出一批“我有你没有”的作品,那广东肯定能成为文艺创作的“排头兵”。
谨守文学良知 讲好中国故事——作家代表 魏微
魏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一篇有高度、有深度的讲话,讲话文采斐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很多方面我们作家都感同身受。比如文化自信这一点,这些年,我们写作圈也留心到了,大家一直在聊怎样进行我们的本土叙事。换句话说,就是怎样用中国的方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这在以前我们是意识不充分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他号召我们的文艺作品要服务人民,要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我觉得这触及到了文学的根本,用我们作家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小人物,写身边的普通人,通过个人这样一个小小的切口,来反映我们这个时代,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变迁。
例如前两年,因为我要写故乡题材,跑回南京郊区租了个农民房,和房东一家搭火吃饭,他们很乐于跟我拉家常,告诉我很多家长里短。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有些细节我可能会用到小说里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单从精神上、理念上,也从方法论上,告诉我们什么是好作品,如何写出好作品。比如谈到艺术创新,认为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又比如谈到艺术理想,希望我们远离浮躁,不求功利,不当市场的奴隶……这些话我们听了都很感敬佩,觉得很体贴。
我想文艺理想就像一座灯塔,我们也许终生走不到灯塔里去,却愿意谨守文艺的良知和本分,一点点地靠近那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