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文联组联工作服务平台!

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座谈会上美术家畅谈写生心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刊发时间:2016-05-23   作者:赵昆

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座谈会上美术家畅谈写生心得

高山戏演员 孙浩

太行秋意图 杜滋龄

  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4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联合主办的“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座谈会日前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与会代表纷纷发言,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文联2015年度“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项目之一,入选写生采风作品展的124件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等作品,大部分都是艺术家自2015年6月至今,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走进福建古田、湖南湘西、广西兴安等革命老区的活动中,回顾党和红军的历史,感受红色文化、重温革命记忆、体验老区新貌与新农村新面貌所创作而成的。“我刚刚从甘肃武都回来,在那里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人尹维新老人。今天在展览上看到你画的《高山戏演员》,觉得非常亲切。”座谈会甫一开始,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就对这幅作品的作者孙浩说。“我觉得应该为这次深入生活、推出新作品的老中青艺术家点赞,为你们迈开双腿到人民中去,不论条件多么艰苦都扎根人民去抒情、去描绘这种行为点赞,更为你们沉甸甸的成果点赞。”赵实指出,这次展出作品的首要特点是“新”:题材、内容新颖,创作的手法与角度也有很大创新;其次是“美”,创作体现了祖国山河之美、生活之美,最重要的是人物心灵之美;第三是“厚”,厚重的作品体现了美术家们对人民情感的深厚,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底蕴的深厚。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则表示,参展作者有生活、有感悟,展览作品有韵味、有温度,这和深入生活、现场写生密切相关,也和美术家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属于自己的艺术富矿紧密相连。写生是美术界的传统,如何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延续写生传统,如何借助写生催生更多精品力作,既是举办此次展览的学术价值所在,也是希望经由展览引发美术工作者研究、思考的课题。

  “中国写生潮”调整观念、引领创作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将一年多来,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一系列采风写生、创作交流活动总结为“中国写生潮”——“中国美协以及各地美协也包括许多美术机构共同形成的这股热潮,对我们调整美术界的艺术思想观念,凸显中国美术家自己的文艺和文化的方向,发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范迪安说:“今天提倡的写生采风,将写生和创作结合在一起,既是对中国美术优良传统的弘扬,也是在时代发展下,对美术家提出的新要求——美术家要了解生活、感受社会各方面的变迁,并以人文情怀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的问题。”

  从“中国写生潮”进行阐发,范迪安还谈到,中央美术学院正着力将师生队伍的创作思想调整到“中国精神”“中国梦”上来。“这两年我们都会在春季写生中设置一定的主题,今年就围绕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提出了‘再长征’的主题,让学生到各个革命遗址去感受、去寻访,去画老战士、画新农村,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他们能够真正走进生活,去感受现实、接触人民,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其让学生长时间停留在画室里,画那些从旧货市场买来的老家具、瓶瓶罐罐,把背景布摆来摆去,还不如把他们带到丰富、鲜活的生活中去,在那里,任何的人物与景物都有强烈的历史感、人文感,能激发他们对绘画真正的兴趣。”

  作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到:中国美术馆虽然不是直接从事创作的单位,但是举办什么展览、展览什么内容都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系列典藏活化展,还与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举办了“向人民汇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十五位美术家作品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美术家前来学习、临摹,将中国美术馆作为一个难得的课堂。“无论是美术史上的经典,还是现当代的佳作,深入生活、反映现实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没有对生活的细致体察肯定画不出。认清生活的本质,从美学的角度进行提炼,起到以美教化社会、引领风尚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艺术家也是‘灵魂的工程师’。笔墨当随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创造,后人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且依据的是当前时代对艺术的启迪,因此艺术家只有通过体验生活,才能形成全新的表现理念、创作规律。”吴为山如是说。

  基层群众是我们最好的知音

  “我的这支画笔是人民给的。”年过七旬的杜滋龄代表老艺术家发言,他说:“今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4周年,我从学画、进入出版社工作到现在,一直是在这个讲话的高标准、严要求下成长起来的,因为我们的艺术前辈也是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践行创作、培养我们的。最近,我参加了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重走长征路’写生实践活动。起初工作人员怕我年纪太大,担心我的身体,但我说,1976年我曾经带学生走过一次长征路,并在沿途进行写生创作;到今年整整40年,非常渴望能再走一遍,看看革命老区的变化。这一趟走下来,感触非常深,以前的冕宁只有石板路,现在已经发展成现代化的城市;以前泸定桥两岸几乎没什么房子,现在已经成为县城的中心地段了。但当我站在泸定桥头,看着桥上的铁索和桥下湍急的水流,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内心仍旧非常澎湃。”

  对于老一代艺术家的影响与培养,中国国家画院创作部副主任何加林同样感受颇深。他回忆起自己在中国美术学院求学时,跟随周沧米老师到农村写生,周沧米告诉他“要跟农民一起劳动,要吃他们给我们烧的红薯、花生,感受最实实在在的生活”。何家林说:“前辈们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我们中青年艺术家也应该像他们一样踏踏实实地深入生活,基层群众是我们最好的知音。去年,我参加了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组织的‘专家赴山西太行山革命老区开展大型公益美术支教活动’,当地的艺术家和美术爱好者都来参加我们的课程,每当课要结束的时候,他们的掌声总是不断的,这让我深受感动。因为我觉得基层群众也是非常热爱艺术的,他们希望我们能把先进的艺术理念和朴素的艺术思想传递下去,所以当我们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他们进行交流时,才能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