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协组织民间文艺界艺术家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传统文化彰显大国自信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刊发时间:2017-10-27   作者:民文

中国民协组织民间文艺界艺术家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传统文化彰显大国自信

  10月25日,中国民协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民协副主席万建中、苑利,中国民协顾问张锠,以及刘晔原、林继富、安德明、哈亦琦等在京民间文艺领域学者及艺术家代表,中国民协各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主持。

  邱运华表示,听完十九大报告,感受可以用“振奋人心”四个字表示。特别是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民协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举措、新路径作为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一带一路”文化探源工程等各项工作,把民间文艺事业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万建中认为,中国的文化自信建立在我们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之上,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我们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共同形成中华民族文化最稳固、最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民族民间文化中都有体现,要通过讲述优秀传统故事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民众心中。

  张锠表示,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首先要有自觉的文化认同。我们要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引导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安德明说,中国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我国非遗保护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时也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的理论和操作策略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中国的非遗保护实际上为国际相关的工作提供了一种范式。这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不断提高密不可分。

  哈亦琦说,每次随交流团出国进行文化交流,外国人对中国风筝的热爱,使自己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和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国家和民族留下优秀的文化符号。

  与会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对过去五年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总结,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报告为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指明了方向,为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民间文艺界将肩负时代赋予的重任,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续不懈努力。

 

  10月25日,中国民协学习贯彻十九大报告座谈会在京召开。白伟  摄

 

版权所有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艺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