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十九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用优秀戏剧作品构筑中国精神

   刊发时间:2017-11-15   作者:张 成

用优秀戏剧作品构筑中国精神

——专访十九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

  “作为文化界的十九大基层代表,能够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报告深感荣幸。报告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不仅肯定了过去五年文艺工作者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工作,更提出了新要求、绘制了新蓝图,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十九大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说。

  从事话剧研究多年,宋宝珍认为“文化自信”简短的四个字包含了非常深厚的内涵。她说:“‘自信’这两个字和近现代以来的历史文化语境有很大关系。在近现代,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的文化自信受到了很大冲击,毛泽东同志带领全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又让全国人民富起来,现在我们则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历史的变迁,反映出我们从不自信到自信的过程,也必然会反映到文化当中。”在宋宝珍看来,文化自信就是对近现代以来中国百年文化史的回应。

  在中国,话剧是舶来艺术。宋宝珍认为,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生重要变革时,传统戏曲艺术遭遇危机时,在需要反映时代趋势、时代主题的关键时刻,中国戏剧人引入了话剧,话剧在110年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过探索的迷惘、实践的困惑。“上世纪20年代盲目搬演西洋的戏剧形式,甚至有人说,西方的舞台艺术发展得很好了,我们照搬过来就行了。事实证明,直接搬演是中国观众接受不了的。‘五四’以后,中国戏剧人一直在探索民族文化土壤中生根滋长壮大的艺术发展方式。如果我们不了解传统,我们也玩不转西洋的舞台艺术,历史上产生的优秀作品,不管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关汉卿》《茶馆》,都反映了中国的世态人情、价值伦理、文化内涵,这样的戏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较好的声誉。包括像近年来的《狗儿爷涅槃》《桑树坪纪事》,以历史人物为表现对象的《李白》等作品都是如此。”

  宋宝珍认为,110年的话剧发展史,可以看做中国话剧工作者树立文化自信的历程。“从开始的盲目搬演,到后来吸纳戏曲的表现方式来贴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以更适合中国人的温柔敦厚、诗性表达,让话剧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同时,又一直吸纳外来的艺术经验。”宋宝珍说,“一门当代的艺术样式,不能故步自封,在网络时代,全球信息交流越来越频繁,舞台艺术必须是互动的、交流的、开放的,但这种多元发展趋势,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一定要用最优秀的文艺作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要为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制定新的目标。”

  在十九大闭幕后第二天,宋宝珍就来到京演集团和北京文艺工作者畅谈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体会,随后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剧协与同行深入交流学习。宋宝珍表示,还要将十九大精神的种子更广泛地在话剧界播撒。

版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艺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