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市马戏学校建校30周年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

来源:上海杂协   刊发时间:2019-12-25  

12月18日至19日,上海市马戏学校建校30周年系列活动——“杂技艺术的摇篮”专题汇报展演和“上海杂技演艺发展与杂技教育未来走向”研讨会在上海举行。系列活动全面回顾总结学校三十年发展历程,展望新时代的前进方向。

12.18演出盛典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 边发吉

中国杂协副主席、上海杂协主席、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 俞亦纲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雨人

12月18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王仁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韩陈青,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等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团体会员单位、杂技院团及学校负责人一起观看了上海市马戏学校建校30周年纪念演出。

回顾30年上海市马戏学校辉煌成就

建校30年来,学校已成长为一所在杂技、马戏等领域具有国内国际知名度、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一流的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先后从上海杂技团等单位调入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充实专业和文化教学队伍,逐步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梯队齐全的师资力量。学校至今共招收了18届学生,为全国各省市专业演出团体培养输送了数百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被评为“上海市中职校重点专业”。

教学实践节目不断站在国内外赛场前沿,奋力拼搏、争金夺银。2001年《跳板蹬人》节目荣获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这也是上海首次在最高水平的国际马戏杂技艺术赛场上获得金奖。此后学校又多次在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蒙特卡洛“初登舞台”国际马戏节、“新一代”青少年国际马戏节、意大利金色马戏节等赛事中斩获大奖。学校还参加过多个重要外事演出活动,为国家和上海这座城市争得荣光。

在教艺育人硕果累累的同时,学校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瞄准世界,多次接受全国各省市院团和文化单位的委托培养。1990年举办贵阳班,2003年举办青海班,2010年举办了新疆班,为边远地区的杂技表演团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基础扎实、技艺高超的年轻杂技演员。

上海市马戏学校依托上海杂技团的演出舞台,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成就了《小龙飞天》《战上海》等一部部经典杂技剧,也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杂技人才。

学校和上海杂技团共同出品的杂技剧《战上海》中,更是开创了马戏学校教学演出的新模式,搭起了校企合作更加宽广的舞台。

12.19研讨座谈

12月19日,“上海杂技演艺发展与杂技教育未来走向”研讨会在上海召开。首先,上海市马戏学校作了教学改革,转型创新方面成果经验分享。学校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中多管齐下,规范杂技基本功的训练,为学生掌握高、精、尖技巧夯实基础;增加舞蹈、音乐、滑稽表演等多艺术门类课程占比,加强学生舞蹈、表演、音乐等综合艺术的表现力;建立校团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舞台经验及艺术表演能力。多方面齐抓共进,实现职业化教学转型创新。

此外,学校对标国内外马戏杂技行业发展的新格局和新要求,不断适应国际新马戏发展趋势,从2009年起与上海市杂技家协会、上海杂技团一起举办过4届上海国际杂技教育论坛,搭建中外杂技教育的交流平台,探讨杂技教育转型和发展之路,研究杂技演员职业化的路径。

研讨会上,行业及教育专家都对此给予高度肯定,重申价值取向决定教育方向的重要性。专家们指出,杂技演艺和杂技教育是一体两翼互为贯通,今天的演员呈现的是昨天的教育水平,而今天的教育将决定明天的表演水准。学校在理念与实践、育人与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要具备先进性、示范性和开创性。希望上海市马戏学校继续锐意创新,深入改革,努力成为中国杂技、马戏、魔术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基地。

主题推荐/

 大事记/

中国杂技大事记

2020年

2020年7月31日 《中等职业学校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杂技专业课教学指导意见》网络专题培训班线上开班

2020年5月23日 以网络展播形式,中国杂技家协会开展“‘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2020年5月4日 黑龙江省杂技团有限公司获第22届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

2020年2月18日 安徽省杂技团《徽风皖韵•顶板凳》获第九届西班牙国际马戏艺术节“银象”奖

2020年2月17日 中国杂技家协会代表团赴西班牙出席赫罗纳“金象”国际马戏节

友情链接

全国文艺家协会

中国作家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中国杂协网 中国视协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 中国文艺志愿者网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网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联系我们

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座4层    100083        电话: 010-59759502  网络技术: 010-59759511

京ICP备15001910号-1 版权所有:中国杂技家协会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