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外交流

张昱:做到这三点,成为魔术世界冠军很简单!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刊发时间:2018-08-02   作者:何瑞涓

获得魔术世界冠军

其实特别简单

近日,第27届FISM世界魔术大赛在韩国釜山落幕,由中国杂协、深圳市宝安区文联选派的魔术师张昱代表中国出战,以90.29分的全场最高分,捧得近景魔术组纸牌部门冠军奖杯,实至名归。国际魔术联盟(FISM)是当今被世界魔术界公认的最具专业性、最具规模、权威的国际魔术组织,FISM世界魔术大赛被称为“魔术界的奥林匹克”。90.29分是FISM成立以来纸牌类别最高分、所有类别历史第二高的分数,这也是FISM成立以来中国内地魔术师首次获得近景魔术冠军。获奖后回国,张昱接受了中国艺术报记者专访。

张昱在获奖现场

张昱(中)在获奖现场

“短短八分钟的节目,其实是花了四年时间来打造的”

“彻彻底底的‘虐’ ,超出了你熟知的所有魔术效果,让你怀疑自己看到的到底是魔术还是魔法” ,这是一位魔术师观看张昱比赛后的直观感受。张昱获奖的节目是“时空旅行” ,核心是升牌术,也被称为世界魔术三大未解之谜之一。一副观众洗过的扑克牌,放进高脚杯里,观众随便说一张,比如红心10,这张牌就缓缓地自动从高脚杯中升起,如同有了生命。很多人说魔术尤其是纸牌魔术“无他,唯手熟尔” ,手熟并不能解释升牌术。张昱告诉记者,“魔术师不碰这张牌,找到它并通过魔术力量让它升起来,不只一次,还可以做两次、三次,甚至可以让一张牌升起后变成另外一张观众选的牌,有很多变化,这是用任何技巧都没法解释怎么做到的” 。

说起复原升牌术,张昱2014年才开始有最初设想。当时他和一位朋友聊起世界上什么魔术最不可思议,朋友提到三个纸牌魔术,一是大卫·巴格拉斯的Any Card At Any Number(任意位置的任意牌),被称为“巴格拉斯效果”,是上世纪50年代的魔术传奇;一是柯里未解纸牌之谜,是1949年Paul Curry创造的The Open Prediction(公开的预言),偏向于千术;另一个叫Hooker Impossible Rise Card(胡克升牌术),1915年在纽约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演示,邀请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魔术师见证,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成为一个传说流传下来。张昱重现了这个一百多年前的传说,并重新排演,以升牌术为中心,加入剧情与视觉化效果等,一经推出即震惊魔术界,同样也没有人知道张昱是怎么做到的,成为无人能破解的新的传奇。四年间,张昱不断升级改进这个节目,改过八个不同的版本,去年在国内综艺节目《超凡魔术师》中曾亮相,今年FISM世界魔术大赛中又有创新,张昱说,“短短八分钟的节目,其实是花了四年时间来打造的” 。

张昱在表演魔术

张昱成为魔术师是个意外。他是“半路出家” ,从IT精英转行做职业魔术师,自学成才,十年登顶,成为世界冠军,创造了奇迹。2000年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习软件工程,大二时逛街无意间走进新街口一家魔术道具店,好似一下被击中,从此与魔术结缘,找来各类魔术书籍、道具与网络视频自学,钻研其中,乐此不疲。2004年大学毕业后赴奥地利维也纳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学习计算机,毕业后在欧洲一家IT企业工作。期间,张昱热爱魔术的心从未停歇。张昱说,“学习工作之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魔术,一直把它作为最大的爱好执着地坚持了下来” 。直到2008年,朋友推荐他参加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次魔术比赛,时间仓促,仅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节目,仍获得三等奖,这使得张昱更加有了学习魔术的动力,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辞职做了一名职业魔术师。十年时间里,他跑遍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参加过一百多场魔术大赛,跟全世界不同的魔术师交流学习, FISM世界魔术大会更是从2006年起连续去了5次。张昱说,艺术是没有规则的,任何规则都可以打破,但要想打破规则之前,先要学习所有规则,通过观看别人比赛与交流,揣摩他们的表演、他们的技巧,以及他们舞台节目的构思、角色的塑造、剧情的编排等,最终实现超越,“所以今天这个奖其实并不是‘砰’一下子变出来的,而是一个多年积累的过程” 。

“我是一个理科生,思考艺术的角度可能不一样。 ”理工科的背景与经验一定程度上对张昱的魔术有所帮助。他会从理性的角度分析魔术、制定方案、设计效果,不断改良,寻找方法实现,用科学的思维研究艺术。“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艺术家达到一定高度时,他也是科学家,比如曾有一位画家为了画好人体艺术,成了解剖学家;科学家达到一定高度,就成为了艺术家,比如一位数学家求证公式时,他不仅要把公式证明出来,还要用优美的方式证明。 ”张昱告诉记者,魔术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效果,但所有不可思议的效果都是用科学原理支撑的,因而物理、化学、生物、光线等等各方面都需要有所积累。同时魔术是综合艺术,除了技术层面,为实现更好的舞台效果,张昱会找专门的台词老师、肢体动作老师打磨台词、修正动作,比如什么时候看镜头、什么时候看道具,都需要精心设计。“魔术涉及面很广,有些东西是技术层面的,有些东西是艺术层面的,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呈现出一个好的节目。 ”张昱说。

张昱在表演魔术

找到一个“钩”,让观众记住魔术

研习魔术并不一定要紧盯着魔术,不同的艺术都可以与魔术碰撞出火花,比如音乐、电影、小说,甚至一幅画都可以带来魔术的灵感。张昱曾看过一部时空穿越的电影《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一个人穿越到过去,发生一些事情,再回到现在。受此启发,在他的获奖节目“时空旅行”中也用到了时空穿越的剧情,讲述他在梦里遇到一位时间旅行者,回到一百多年前,时间旅行者重现升牌术,打开一副密封的新牌,观众将牌洗乱选择一张签名,几次实现升牌术效果,最后又回到时间开始时,这副被打乱的牌又恢复成密封的新牌变回杯子里,甚至转眼又回到这副牌印刷之前,变成白色卡片。时间穿越、空间瞬间转移等都出现在节目中,通过合理剧情将所有效果连接起来,而不是简单地一个接一个效果的呈现。

张昱曾多次在魔术比赛中获奖

魔术不仅仅是技巧性的,而是有故事有剧情,打动人心,这也是张昱所坚持的。张昱指出,魔术可能有很多很多魔术效果,但观众并不在意这些东西,看完第二天醒来就忘记了,在设计魔术本身之外,你要找到一个“钩”勾住观众的心,这样你就需要制造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找到一个感情的纽带,让观众去看你的表演,不仅记住魔术,并且记住表演者。将魔术效果与剧情结合并非易事。比如一些魔术师喜欢变伞、变鸽子、变扑克牌,“啪啪啪”可以手上同时开八张牌,张昱认为,这只是技巧,没有意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而给出一个剧情则不同了,比如小雨淅沥,放出雨声的音乐,这时候就有理由变伞出来;紧接着雨过天晴,小鸟啁啾,这时候开出扑克牌呈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形状,鸽子也欢快地飞出来,通过音乐灯光的渲染,这样魔术就很自然,顺理成章,比单纯炫技效果会好很多,观众也容易记住。

在FISM世界魔术大赛现场,张昱与国际魔术师友人合影

“获奖其实特别简单,只要你做到三点,我保证你能成为世界冠军。 ”张昱毫不讳言获奖秘诀,总结分析道:第一,你演的节目没有人看过,包括评委都没有看过;第二,看了你演的节目,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变的;第三,你演的节目要有强烈的艺术性,有角色有剧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要做到第一点,首先你自己要看很多东西,要知道别人都看过什么;要做到第二点,就要有所创新,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多年积累;要有艺术性,就要学很多其他东西,学表演、音乐、舞蹈、台词等等,“所以,虽然只有三点,但其实是一件涉猎面很宽很困难的事情” 。他的“时空旅行”魔术完美阐释了这三点。同时,他也表示,赢得这一奖项在于执着与热爱,一种不计成本的热爱。

张昱在表演魔术

面对魔术市场上盗版、模仿、同质化严重等现象,张昱胸有成竹,看得云淡风轻,指出之所以容易被复制有两种原因,一是你的节目太好复制了、太好演了,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怎么演的,因此,要想不被复制,就要加强自己节目的硬度,你的东西就要更牛,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是怎么演的,自然就没法复制;第二,有些东西别人看不出来,但魔术师为了赚钱自己把秘密公布出来,卖教学碟或者道具,结果就会被人盗版他们的教学碟,所以你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秘密,就永远不要公布自己的秘密。

FISM世界魔术大赛中国观摩团合照

近年来,张昱在全世界二三十个国家表演魔术,尤其在欧洲表演更多,去年还获得了FISM欧洲比赛近景魔术总冠军。此次代表中国参加FISM世界魔术大赛,源于中国杂协、深圳市宝安区文联的推荐,张昱格外激动,表示“我一直很想代表中国去比赛,以前都是在国外的俱乐部,这次终于找到了组织,有机会在FISM这样一个国际赛事上为中国赢回一个荣誉,过去70年中国内地没有人在近景魔术比赛里拿过金牌,能够实现零的突破,我觉得特别荣幸! ”他表示,以后会把更多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让更多中国魔术师站到世界舞台上,让更多中国元素出现在世界魔术中。

主题推荐/

 大事记/

中国杂技大事记

2020年

2020年7月31日 《中等职业学校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杂技专业课教学指导意见》网络专题培训班线上开班

2020年5月23日 以网络展播形式,中国杂技家协会开展“‘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

2020年5月4日 黑龙江省杂技团有限公司获第22届黑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

2020年2月18日 安徽省杂技团《徽风皖韵•顶板凳》获第九届西班牙国际马戏艺术节“银象”奖

2020年2月17日 中国杂技家协会代表团赴西班牙出席赫罗纳“金象”国际马戏节

友情链接

全国文艺家协会

中国作家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中国杂协网 中国视协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 中国文艺志愿者网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网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联系我们

北京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B座4层    100083        电话: 010-59759502  网络技术: 010-59759511

京ICP备15001910号-1 版权所有:中国杂技家协会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