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开幕式——中国文联副主席 赵实致辞

   刊发时间:2019-07-15   作者:中国文联副主席 赵实

尊敬的各位专家艺术家,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凉爽宜人的金秋十月,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各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欢聚一堂,相聚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河北承德,共同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共同探讨中华文化与当代艺术创新发展的时代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孙家正主席,向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应邀出席论坛的各位专家艺术家朋友,特别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向给予论坛大力支持的河北省委宣传部、承德市委市政府及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省、市文联的同志们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一)

2009 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由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艺界共同创设,至今已经在海南、台湾、澳门和香港成功举办了四届,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艺术家、理论家、评论家积极参与,为学术界和艺术界追宗溯源、砥砺共进,为扩大和加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的平台作用,取得了累累硕果,做出了积极贡献。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凝聚与提升——中华文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各位专家艺术家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紧密结合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化交流和发展的实践,围绕传统人文精神与当代艺术、原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中华艺术的当代发展、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中西融合、当代艺术发展的国际化、全媒体时代下的中华艺术传承等议题,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共谋当代文化艺术繁荣与发展大计。我相信,通过各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的充分研讨、精诚合作,本届论坛必将为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汇集更多的真知灼见和丰硕的理论成果。

(二)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和血脉,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在 5000 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传承和培育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滋养陶冶下,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艺术家以饱满的激情和出色的艺术劳动,创作出一批又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传播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今天,当代中国正阔步走在追寻和筑造“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人民幸福之梦、国家强盛之梦、民族振兴之梦。“中国梦”这一时代最强音,已经成为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理想的心灵纽带,成为激发亿万人民强烈爱国心和进取心的精神火炬,更为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的文艺事业正在承载着新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同宗同族、同根同源,都是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今天,我们期待并深信,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的文艺家一定会勇于担当、不懈努力、共同奋斗,积极投身于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昌盛,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不懈的努力。

(三)

文化繁荣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创新,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史。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都需要我们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这里,我想围绕文艺创新的话题,谈几点认识。

第一,立足伟大实践,在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推进文艺创新。文化的生命力来自实践,创造力源自生活,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火热的现实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源泉。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丰富多彩,为我们进行新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内容、题材和主题。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更应该沉下身来,走进乡村、社区、校园、军营、厂矿,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世界,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实现文化创造和文艺创作,更好地描绘当代中国的历史画卷,谱写中国人民的精神旋律。

第二,植根历史文化,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中推进文艺创新。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荣耀,是抹不去的生命烙印。几千年来,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实践者、传播者,我们更应该清醒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更有义务、有责任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在继承弘扬的基础上用新思想、新艺术丰富我国的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艺,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第三,着眼群众需求,在努力服务人民大众中推进文艺创新。服务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的根本目的,也是文艺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大众立场、培养大众情感、立足大众需求,才能永葆文艺创新的活力。实践证明,一切有成就有作为的文艺家、理论家,都是走同人民大众相结合之路的。我们只有真诚关注关心百姓生活、真诚表现普通群众的喜怒哀乐,真诚讴歌人民大众的精神风貌,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满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是文化发展和文艺创新的根本方向。

第四,顺应世界潮流,在吸收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中推进文艺创新。历史证明,越是博采众长,更多地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成果,中华文化就越能茁壮成长。当今世界,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这为我们兼容并蓄、向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应该有更大的气魄、更宽的眼界,在吸收借鉴中不断推进文艺创新。学习借鉴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以世界眼光积极参与各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密切关注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适应各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第五,掌握现代科技,在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中推进文艺创新。人类文化的发展,始终是同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比如世界上有影响的影视精品,都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不仅带给人们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和审美震撼、大大提升了文化产品的艺术魅力,而且直接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数字影视、动漫游戏、手机报刊、网络艺术等新的文化业态、给新兴文化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巨大的发展空间。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我们要积极掌握好、运用好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新媒体即时快捷、覆盖广泛、互联互通的特殊优势,拓展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率,扩大优秀文艺产品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占有,让我们的文艺产品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中国文联是中国文艺家之家,服务文艺事业发展,服务文艺工作者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联络、协调、服务的能力,更好地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艺家的广泛交流和深入合作,进一步凝聚各方智慧,丰交流内涵,提升服务品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当代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努力。借此机会,衷心希望港澳台和内地的艺术家们常回“家”看看,对文联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承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景秀美,有着五千年的红山文化和三百年的山庄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美誉。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此度过一段愉快的、难忘的时光。

最后,衷心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祝愿各位专家艺术家朋友身体健康,艺术之树常青!

 

版权所有 ©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艺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