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文联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文联深化改革工作全过程,着力固根本、建机制、补短板、强抓手,最广泛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在推进文联组织建设、繁荣创作、服务人民、转型发展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一、固根本,着力筑牢文艺群团的组织基础。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强化文联组织的政治属性,强化协会和文艺类社会组织支部建设,加强党对文艺群团组织的领导。一是成立行业综合党委。在省委组织部支持下,组织成立省文联文艺类社会组织行业综合党委,隶属省委“两新”工委和省文联党组管理,建立文艺群团党建工作的归口管理机制。二是推动“两个覆盖”。在条件成熟的14个省级文艺家协会和20多个挂靠社会组织建立党支部,实现协会和挂靠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三是优化机关党支部设置。按照职能相近、片组分管原则,将省文联机关党支部由原来的4个细化设置为7个,健全文联党组织建设,提升文联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四是加强与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工作联系。通过书面了解、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掌握会员思想、工作和创作动态,向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通报其所获重大奖励、参与重大创作和违法失德等情况。
二、建机制,着力强化文艺发展的坚实保障。加强制度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出台实施多项重要制度,为繁荣发展江西文艺事业提供坚实保障。一是实施协会主席团成员年度考核制度。从2019年起,定期开展省级协会主席团成员述职工作,届内累计两次考核评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有关程序予以劝退。二是完善协会专委会、艺委会建设制度。围绕抓创作导向、职能发挥、人才培养,调整优化省级协会专委会、艺委会,制定管理办法。各专委会、艺委会每年向协会主席团述职。三是推行协会会员工作年报制度。省级协会会员每年向协会报告思想政治、主要创作、参与重大活动和所获奖项等情况。四是落实“会员退出制”。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倡导“三讲三抵制”,针对会员中存在的违法失德现象,按照会员管理规定严肃处理。五是对业务主管的文艺类社会组织实行“挂靠管理服务”。对挂靠文联的社会组织党支部,接受行业综合党委的领导和指导,党支部书记向行业综合党委述职。
三、补短板,着力破解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一是优化部门职能和内部管理。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省文联相关部门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新文艺群体联络、文联信息化、网上文艺工作者之家、文艺维权、群众文艺等工作职责。实行协会工作秘书长负责制,理顺协会干部管理机制,实施内部工作片组制,增强工作协同性和实效性。二是拓展联络服务范围。与南昌大学等8所省属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文艺工作向高校延伸;大力吸收新文艺群体优秀人才加入省各文艺家协会;将“文化名家”“四个一批”等人才工程推荐选拔范围涵盖宣传思想文化全领域,覆盖系统内外、体制内外;在北京举办“景漂”人才研修班,加强对“景漂”文艺工作者的联系。三是加强基层文联建设。截止2018年底,11个设区市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全部正式出台,基层文联完善了机构设置,增加了工作经费,配置了活动场地。全省100个县(市、区)有94个成立文联组织,部分市县文联不仅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协会,还因地制宜,成立根石艺、诗词楹联等特色协会。
四、强抓手,着力激发履职尽责的动力活力。以举办文艺活动、规范协会换届、组织文艺评奖等为切入点,着力激发各级文联组织履职尽责的动力活力。一是举办大型主题文艺活动。将抓重大主题创作作为加强党对文艺界领导的重要载体,围绕“三个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赣籍开国将军百战图”大型创作展、“俊采星驰”——江西美术作品学术邀请晋京展、“瓷画赣鄱”——江西省优秀陶瓷绘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讴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二是组织好协会换届工作。在协会代表大会中实现创作一线和基层文艺工作者比例不低于65%,新文艺群体代表比例不低于6.5%,55岁以下中青年文艺工作者代表比例不低于55%的目标。协会主席团体现“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50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不低于40%,创作一线和基层文艺工作者比例不低于70%。2017年以来,省民协、省美协、省剧协等10个协会成功换届,树立了新风正气。三是加强文艺评奖工作。坚持正确导向,严格落实评比达标表彰的有关规定,精心组织开展“谷雨诗会”“汤显祖戏剧奖”、书法“黄庭坚奖”、音乐“映山红奖”、舞蹈“白鹭奖”等一系列权威性高、影响面大的展览展示评选活动,打造独具赣鄱特色的文艺品牌,激发文艺工作者繁荣文艺创作、勇攀艺术高峰,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推动了江西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根据江西省文联上报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