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刚:以永远在路上的初心引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新境界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刊发时间:2021-07-16   作者:范玉刚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 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领会和把握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本报特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谈”专栏,邀约著名文艺理论家深入解读讲话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以及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助力以讲话精神指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以永远在路上的初心引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百年历程中擘画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浓墨重彩地勾勒了我们党成立100年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七一”讲话站在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上,以整体性观念和系统性思维明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大逻辑,全面总结了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主题,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的密码,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坚定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在首次提炼伟大建党精神中高扬人民的旗帜,展示了带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新境界的强烈自信。这是一篇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有效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格局下,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一篇蕴含着重大理论创新的纲领性科学文献。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七一”讲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丰富和拓展,是新发展阶段思想合乎逻辑的形成。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阐发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神州大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成为欣欣向荣、“风景这边独好”的现代化国家,从愚昧落后状态中走出来的人民大众正在追求美好新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其高远的共产主义理想,点燃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精神之火,划破黑暗的长夜照亮光明的未来,把一盘散沙凝聚为东方巨龙,以永远在路上的初心引领中华民族迈入强起来的新境界。

  一、以“庄严宣告”和“伟大成就”定格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大逻辑和全党奋斗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明确目标追求和使命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5000年、180年、100年,这些数字彪炳了中国历史上难以忘怀的时刻。中国有着5000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史,却在180年前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00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为28岁的年轻人在上海秘密聚会,拉开了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帷幕。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贯穿党史的一条鲜明的红线。“七一”讲话首次在大历史逻辑中明晰了党史的四个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逻辑和坐标,为我们阐述了正确的党史观。

  “七一”讲话在明确党史发展大逻辑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成就。第一,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二,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三,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第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这些历史性成就夯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体系、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使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豪地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忆往昔,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看今朝,已是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1925年,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的毛泽东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追问,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气象。2021年,立足于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方位,习近平总书记满怀豪情:“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当下,中华民族正昂首阔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在遵循历史的大逻辑中迎来世界史的中国时刻,并以新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引领人类文明迈入新境界。

  从大历史视野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成就了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方位。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今日之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原本就有着国际共运的基因和世界视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不仅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更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更多贡献。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世界的福音,理解今日之中国共产党离不开世界史坐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的是胸怀世界的情怀。

  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的奥秘,在于生生不息的理论创新,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民群众的历史。理论一经武装群众便焕发出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推动中国共产党历经坎坷成大道,在引领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康庄大道。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召唤着中国共产党进行着永无止息的理论创新,并使“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探索是艰难的,甚至付出巨大代价才能逐渐走向成熟。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把支部建在连上,从工农武装割据到农村包围城市…… “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各族人民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立足人类文明的大视野,邓小平及几代领导人都反复强调,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从实事求是出发,不竭的创新动力引导着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认识到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支持推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到兴办经济特区;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带领一个差点“被开除球籍”的国家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科学纲领。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明确指出:“人类解放不能没有理论,没有哲学。”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毛泽东同志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毛泽东同志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这些伟大导师无不强调了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和强大威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可以说,理论探索和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的奥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正是在回应时代关切中,中国共产党在时时眷顾初心中创造理论、践行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说到底就是我们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武装了不同时期的人民群众。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用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和坚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鲜明理论自觉的现代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政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最为深刻透彻,对共产主义信仰最为坚定执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应用于中国具体国情,经过艰辛探索与理论总结,最终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自觉行动。直面现实,中国社会已从建党时的开天辟地、经新中国成立时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时期的翻天覆地,现在走向新时代的惊天动地。有着世界基因和全球视野的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还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德优势,照亮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使世界秩序的变化正在呈现“东升西降”的趋势。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不仅实现了对现代文明成果的充分占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新发展,还推动了中华文明传统的重建,更是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扬弃,从而引领了人类文明跃升的新方向。新质的中华文明形态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发展,中华文明的新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主导价值诉求,既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底色,也有着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包容性的亮色,更有着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伦理的自觉,而诉诸于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共在共荣,在文化差异性的交流交融中实现共同进步,在与世界文明共同发展中,携手共创人类文明丰富多彩的新篇章。

  三、在坚定走自己的路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庄严宣告不仅是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和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更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走自己的路的成功实践。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有着“走自己的路”的自觉,电影《1921》中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那就是李达等人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谈时,面对马林等人提出全程参与中共一大会议的要求,李达等人严正声明了独立建党和坚决走自己的路的主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有着坚定走自己的路的意识。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增强当代人骨气和底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在有效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中,为中华民族擘画了现代化的蓝图,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立场,高扬人民的旗帜,创造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理论与发展道路,实现了理论与历史、实践的具体结合。第一,中国现代化是世界上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第三,中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第四,中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第五,中国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文明作更多贡献的现代化。中国整体步入现代化,极大地改写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并把人类对现代化的追求引入新境界。一方面,中国历经艰苦努力,已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积累下足以支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门类,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世界最庞大的科技队伍,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为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准备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一方面,在艰辛探索中我们走出了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构了适合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自豪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有着伟大建党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不乏直冲云霄的自豪和气概!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与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学术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8 ZD006)的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邮编:100083

中国文艺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