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曲协在行风建设上多措并举、持续用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在把行风建设贯穿到曲协工作各方面、融入到曲协深化改革全过程实践中。概括起来,主要做了以下9个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互相配套的行业规范。2015年10月,曲协出台《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从曲艺与祖国和人民、与时代和生活,舞台和理想、师承和流派、道德底线、使命职责等9个方面作出了精准阐释,明确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通过向全国曲艺界发出倡议,持续广泛地动员,《守则》被广为传播应用,并被誉为当代曲艺人的“新行规”。2016年6月,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实施办法》,列出负面清单,确立提醒教育、谈话劝勉、通报批评、建议所在单位处理、取消会员资格、公开曝光、禁止参加曲协活动等7项刚性管理措施。《守则》与《办法》互相补充,为加强曲艺界行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是构建落地落实的长效机制。2016年6月,中国曲协行风建设委员会成立,并通过了《中国曲协行风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作为自律性纠错机构,行风委由曲艺界、新闻界、文化学术界和法律界、自由职业者、新文艺群体等领域代表人士组成,进一步推动《守则》与《办法》落地生效,为规范职业行为、树立行业形象、加强行业自律、处置失德失范行为提供机制保障。2018年1月,向社会公布行风监督电话和监督专用邮箱,聘请老、中、青曲艺家代表和曲艺小剧场、曲艺热心观众代表担任行风监督员,进一步畅通问题反映和信息交流渠道。目前,基本形成了守则立规、制度约束、组织管理、自律维权、社会监督多管齐下、相互支撑的曲艺界行风建设长效机制。
三是开展常态化的教育研修培训。2017年7月,制定《全国曲艺工作者教育培训研修五年规划(2017——2022)》,面向全行业分层分众分阶段实施教育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核心内容,拟用5年时间举办100个培训班次,培训10000名曲艺工作者。目前,已成功举办首期全国曲艺自由职业者优秀人才培训班、首期边远贫困地区曲艺工作者培训班、首期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曲艺工作者培训班、首期全国曲艺小剧场表演人才培训班、首期全国青年曲艺工作者精品创作辅导班等10余个班次,突出政治引领、素质提升,受到业界广泛欢迎。
四是发挥拔尖青年人才的骨干作用。2015年6月,启动“牡丹绽放——曲艺英才”培育行动,两年一批,每批10人。培英对象从常年活跃在创作表演一线,思想素质过硬、群众基础较好、专业水平优良、有发展潜力,曾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45岁以下的中青年优秀曲艺人才中遴选产生。综合运用采风创作、评奖展演、教育培训、座谈研讨、志愿服务、对外交流、宣传推介、资金扶持8种方式,对入选者进行全方位跟踪式培养提升。经过努力,首批10名培英对象展示了良好思想品质和社会形象,成为行风建设中积极参与、示范引领的骨干力量。集中展示首批培英对象心路历程、精神风貌的《花开有声——首批牡丹绽放培英行动回眸》业已出版。2018年6月8日,第二批培英行动启动,目前正在深入推进中。
五是营造崇德尚艺的浓厚氛围。用两年时间编辑出版《曲艺界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和《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小传》(上下册),集中宣扬29位优秀共产党员和340位牡丹奖得主的先进事迹、道德品质和艺术追求。注重发挥曲艺界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主席团成员、理事会理事、名家新秀在行风建设方面的榜样作用。《曲艺》杂志、曲艺网站开设“艺道馨声”等专栏,用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传播曲艺界的正能量。
六是强化各类活动的管理引导。在评奖办节、展演展示、志愿服务、调研采风、座谈研讨、研修培训、对外交流等各类活动和平台中,实行目标管理、导向管理、过程管理,把好政治关、思想关、人员关,确保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舆论导向。注重主题设定、节目筛选、人员选择、议题设置、内容审核、传播把控、效果反馈等各个环节引导,注重制定方案、关口前移、加强预判、正确安排、精准实施、及时应对、妥善处理等各项措施运用,切实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倡导“三讲”、抵制“三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七是重视舆情信息工作。近年来,针对恶搞花木兰、郭德纲和 曹云金师徒相争、周立波涉嫌持枪藏毒、梁宏达歪曲英雄人物等热点舆情事件,持续跟踪、分析研判、及时上报,不断提升反映的速度、研判的深度、对策建议的实用程度,得到上级机关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针对“今日头条”客户端大量推送了一系列歪曲事实、造谣诽谤、恶意攻击中国曲协的文章和视频,严重侵害了姜昆、苗阜等一批优秀曲艺工作者的名誉,严重损害了中国曲协的形象问题。将相关信息情况报告上报中国文联和中央网信办。在中国文联指导下,在中央网信办支持下,会同北京市网信办约谈“今日头条”负责人,要求其进行限期整改,效果比较理想。
八是凝聚行风建设的各方力量。加强对各团体会员的工作指导和对个人会员的管理服务,引导广大会员争做新时代曲艺界行风建设的排头兵。发挥青年曲艺工作者思想比较活跃、创造力充沛、愿意表达诉求、擅于传播推广的特点和全国曲协表演场所协作发展联盟、全国青年曲艺工作者联盟、全国高校大学生曲艺社团联盟优势,精心打造“青年曲艺家之友”平台,引导他们成为推进行风建设的新生力量。
九是建立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行风建设座谈会、研讨会和推进会,形成行风建设常态化的工作机制。2016年10月15日,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的背景下,召开加强曲艺界行风建设座谈会,围绕“德艺兼修、担当使命”主题,深入剖析加强曲艺界行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加强曲艺界行风建设把脉献策。2017年7月21日,第八次曲代会刚刚闭幕,中国曲协立刻召开曲艺界行风建设工作推进会,各团体会员负责人参加,在全系统动员加强行风建设。2018年5月31日,召开曲艺界行风建设座谈会,曲艺名家新秀、曲艺小剧场经营者、少数民族曲艺工作者、部队曲艺工作者、曲艺教师、曲艺评论家、曲艺爱好者、律师等参加。会议通报情况,交流经验,听取意见,提出具体实在的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曲艺界行风建设水平提供重要智力支持。
(中国曲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