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中国文联党组巡视整改工作要求,为推动地方文联上下联动,加强工作指导,我们在对各省级文联互动交流情况开展书面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各地文联开展了丰富的互动交流活动,涵盖多种类型,包括签订合作协议和发展规划、建立发展联盟、“结对子”、合作办展、开展座谈、采风创作、文艺人才培养培训、文艺志愿服务等,收到良好成效。
一、省级文联之间签订协议,建立发展联盟,促进文艺发展
省级文联之间充分发挥各自文艺资源优势,多门类、多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一是签订发展协议。如北京、天津、河北文联签订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立三地文艺事业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打造京津冀品牌,构建文艺志愿服务体系,开创三地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的新格局;签订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三年规划,深化三地文艺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拓宽互动领域,为文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建立发展联盟。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文联建立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通过年度联盟会议协商部署年度项目,打造区域一体化文艺展示平台、文艺创作平台和理论研究平台“三大平台”。2018、2019年相继通过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最忆是江南”民族管弦乐音乐会、中秋戏曲晚会、长三角舞剧展演等项目,丰富“展示平台”功能;通过“美丽长三角”摄影联合采风和巡展,“江南文化”主题创作采风等活动推进“创作平台”建设;通过“江南文化”论坛、长三角文艺评论联盟等活动打造“理论研究平台”。三是召开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如重庆市、四川省文联参加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文艺先行战略合作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1次,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文艺创作和活动计划、重大活动等进行审议。四是召开区域文联工作会。如由内蒙古、云南、西藏等西部省级文联共同参加的西部文联工作会,在加强西部文联之间的联络沟通,交流探讨新形势下做好文联工作的做法和经验,深化文联改革,共同推动西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五是开展互动交流座谈、创作培训等活动。如四川文联与湖北、江苏等地文联开展多艺术门类的交流座谈等活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与湖南、山西等省级文联分别开展创作培训、互动交流;新疆作协与多地作协开展“结对子”活动,以交流培训的方式,培养文艺人才。
二、基层文联主动作为,共同举办活动,搭建平台展演作品
市县级文联和协会主动作为,打破地域限制,发挥文艺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展演活动,展示优秀文艺作品,促进文艺发展。一是组织作品展演展示。如北京市各区(局)、产(行)业文联开展原创优秀作品展演,通过区(局)、产(行)业文联申报,评选出本年度优秀原创作品,由市文联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辅导,完善后的作品在年底进行展演;由潍坊、苏州、杭州、无锡等文联参加的书法篆刻交流展连续举办三年,展出各种书体、书风和富于探索性的作品;黑龙江双鸭山市文联与深圳市龙岗区文联进行文化交流,举办书法、美术、摄影交流展览等。二是组织“文化名家进高校”活动。如安徽省文联、省部署高校等单位开展年度“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结合高校特色社团活动,以文艺演出、非遗体验等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普及。三是开展文艺人才培养。如安徽省文联牵头的安徽省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551”选拔培养计划,每五年一届,每届两次,面向全省选拔一批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形成有利于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多出效益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四是发挥文艺阵地作用。如山东省举办窗口对接展示活动,烟台诗词学会与中华诗词学会,以及江苏、广东、湖北等近30个省(区、市)的诗词组织交流对接,烟台市诗词学会依托《烟台诗词》杂志和“山海诗韵”微刊,实现内外交流互动和互补,促进创作水平的提高。五是举办特色文艺活动。如潍坊市文联等单位承办的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每年邀请全国各地文联参加,起到了交流互鉴的效果。六是多级联动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各地文联统筹资源、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志愿服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惠民活动和文艺志愿服务等,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三、召开工作座谈会,拓展沟通渠道,积极履行工作职能
各地文联通过召开工作座谈会,开展“结对子”等活动,交流工作经验,提升文联整体工作水平。一是召开基层文联工作会。海南省各市县级文联参加的基层文联工作会议每年召开一次,起到了推动全省文联系统统一提升思想认识,总结交流基层文联工作经验,研讨工作举措,切实提高文联组织活力、向心力和行业影响力的作用;济南市文联及区县文联参与的基层文联工作交流会,就如何加强基层文联建设,扎实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交流工作经验;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文联也通过召开相关基层文联工作会议或举办培训班等,交流有关组织联络协调服务工作的经验,探讨业务工作。二是搭建沟通交流渠道。内蒙古兴安盟文联与广西北海市文联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2019年在北海作家创作基地建立兴安盟“鸿雁之家”人才工作站,拓展了交流联系渠道,整合资源,真正把工作站打造成互惠共赢的“桥梁”,进一步促进了在人才交流、艺术创作、经济发展、旅游商贸等方面的互动合作;广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作协文学“结对子”签约,搭建文学沟通平台、不断深化合作,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多地协会联合举办展览,展示创作成果。由北京市摄协、天津市摄协、河北省摄协、山西省摄协、内蒙古摄协共同主办、轮流承办的中国华北摄影艺术展览,迄今已经举办了31届,已成为华北地区五省区市摄影艺术交流和展示的重要平台。
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文艺工作者方面负有重要职责。省、市、县三级文联在同级地方党委的领导下、中国文联和上级文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在新形势下履行工作职能、推进文联深化改革、落实“做人的工作”核心任务、发挥好文联组织作用,在全国文联系统中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工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各地文联开展的互动交流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实效,带动文联系统多级联动、多地互动,促进全国文联系统的组织活力进一步提升,文联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努力实现“全国文联一盘棋”,为新时代文艺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供稿,责任编辑:田恬,编辑: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