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文联组联工作服务平台!

杭州市文联:努力成为“文艺两新”的娘家人

来源:国内联络部   刊发时间:2022-02-28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近年来,以“呈现古今交汇的文化盛景”为目标,全面实施文化兴盛行动,厚植“文艺两新”发展沃土,吸引大批“文艺两新”人才落户杭州,极大丰富了城市的精神内涵。

目前,在杭州登记注册的民营文化企业 2 万余家,文艺类社会组织 200 余家,业务活动涉及各个艺术门类。2020 年,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 2285 亿元,同比增长 8.2%,占全市 GDP14.2%,其中“文艺两新”作出了主要贡献。

文联系统获全国和省级“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文艺两新”创作的占 2/3。扎根杭城沃土的“文艺两新”正显现出文艺新能量。

如何团结引领服务“文艺两新”,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新课题。杭州市文联在政治引领、组织覆盖、平台搭建、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政治引领,团结引领“文艺两新”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文艺两新”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实践。五年中,举办 36 期专题培训班,1200 余名“文艺两新”人员参加培训,约占学员总数的1/3。100 余名“文艺两新”人员注册了“中国文联网络培训云平台”账号。积极推荐吸引“文艺两新”人员参加各级文联和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提供深入生活创作和实践的机会。在庆祝建党 100 周年系列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四史”学习融入专题培训、主题创作、宣讲活动,在知史中爱党爱国。

二、推进组织覆盖,努力当好“文艺两新”娘家人

“文艺两新”不在传统“体制”之内,文联组织需要搭建联系的平台和纽带,才能开展有效的服务和引导,才能成为他们的“娘家人”。对此,杭州市文联做了五个建的工作。

一是“建村落”。2017 年 5 月,市文联联合滨江区,在中国作协支持下,建立“中国网络作家村”,有机融合项目孵化、版权交易、作品改编、互动交流、影视动漫游戏衍生开发等环节,着力培育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已吸引全国各地 200 余位优秀网络作家“入村”;打造了“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中国网络文学周”等国字号品牌,被列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市级实践创新示范点。

二是“建协会”。早在 2007 年,杭州市作协就率先组建网络类型文学创作委员会。2015 年 11 月,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 100 余人。近年来,市级各文艺家协会也不断吸收“两新”人才,协会会员从“十三五”初期的 7000 余人上升到现在的 11000 余人,其中“文艺两新”占比近 30%。

三是“建工会”。2017 年 9 月,杭州市“两新”文艺家联合工会成立。联合工会积极帮助会员解决举办展览、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年组织会员创作采风、医疗互助和疗休养,并安排全体会员体检。几年来,联合工会累计推荐 28 名会员参加市新联会并担任理事,3名会员被市委统战部确认为无党派人士,工会副主席张钎参与组建浙江省“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并担任首任会长。下一步,杭州市文联将总结组建联合工会的经验,在“文艺两新”中探索建立联合党组织。

四是“建联盟”。2021 年 4 月,萧山区“文艺两新”党建联盟暨发展联盟成立。联盟以党建基础较好、发展规模较大的 18 家新文艺组织为发起单位,以“党建领航,文艺繁荣”为目标,创建互帮互学、共创共赢的党建新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合作互助的发展新平台。杭州市文联将在市区两级推广“两新联盟”模式。

五是“建促进会”。最近,杭州市“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正式成立。首批会员包括 97 个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涵盖各个文艺门类。以促进会成立为新起点,带动产生更多的平台、机制、政策、服务和影响,加强对“文艺两新”的团结引导,激发组织活力,凝聚有生力量,促进杭州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三、搭建发展平台,有效支持“文艺两新”队伍发展壮大

杭州市文联努力推动形成政府搭台、行业协作、和谐共荣的“文艺两新”运行机制。

一是搭建借梯登高平台。依托网络文学“国字号”平台,大力支持“白马荟”品牌沙龙等项目,持续开展“白马荟”公益大讲堂、“好故事训练营”培训等活动,促成多部网络作品 IP 转化。2020 年,全国首个“网络文学 IP路演中心”挂牌,通过定期开展“IP直通车”等活动,架起网络作家和企业家沟通的桥梁。2021 年 3 月,全国网络作家党史学习教育暨主题创作改稿培训班在网络作家村举办。

二是搭建产业集聚平台。杭州以“特色小镇”模式建立了一批特色产业平台,为“文艺两新”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上城区凤凰山南影视基地集聚着一批中国影视行业的翘楚,如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获得者佳平影业、睿宸影视等;上城区泰豪德必易园汇集了该区网络文艺之家等 110 家文化企业;西湖区艺创小镇是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文创小镇,吸引了 2900 余家文创企业。筑巢引凤来,产业集聚效应下的“文艺两新”形成了特有的产业矩阵,也为集中服务管理带来便利条件。市文联积极加强与“文艺两新”集聚区的工作联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

三是搭建文化服务平台。近年来,杭州市文联依托城市大脑,积极探索“互联网 + 文联”“互联网 + 协会”工作新机制,建设“文 e 家”应用场景,打造“网上文艺之家”,积极为“文艺两新”搭建“云上”舞台,有效扩大工作覆盖面。在“文艺惠民”活动中整合基层演艺资源,助力“文艺两新”创新发展。市文联与杭州“新青年演艺”联袂创作的大型现代舞蹈《词风》,获得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和市级“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新青年演艺”进一步迸发创新发展活力,已发展成为拥有 169 家演艺小微企业的文化演艺综合体。

四、创新服务管理,大力培养“文艺两新”人才

注重在“文艺两新”中培养文艺名家、扶持文艺新秀,努力为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创造良好的空间和氛围。

一是纳入协会班子。增加“文艺两新”在各文艺家协会班子与人才梯队中的比例。新文艺人才在 14 个协会的理事中占 33.7%,在主席团成员中占 28%,超过 1/5的协会主席由新文艺人士担任。

二是落实人才政策。在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中,市文联承担了文艺类人才审核任务。为扶持“文艺两新”人才,新增 25 项申请条件,提升 2 项申请条件的认定层次。2020 年以来,56 名“文艺两新”人才被认定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占文艺类人才认定总数的66%,享受车牌、租房、购房补贴和购房优先摇号等政策红利。在市文联评定的 330 名青年文艺人才中,“文艺两新”人才占总数的 32%。近几年,推荐 10 余名体制外文学工作者获评中高级文学创作职称,推荐 30 名民间文艺家参评各类别工艺美术大师。

三是项目资金扶持。在杭州市文联组织的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中,“文艺两新”能获得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额外的扶持奖励。各区县对文创企业都也有不同类别的扶持奖励政策。2020 年疫情期间,市文联和区县文联及时传达和解读帮扶政策,一批文创企业得到了政策性的房租减免及资金扶持。

四是建立联系制度。关心关爱、团结帮助“文艺两新”人才,建立联系文艺家制度,重点联系一批有影响力的“文艺两新”人才,不定期见面谈心交流,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推荐市党政领导的联系对象。

下一步,杭州市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两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文艺两新”工作。一要举旗帜,正导向。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二要优服务,善管理。探索建立新的组织平台,加快建立市区两级“文艺两新”发展联盟和促进会,推进服务管理“数字赋能”。三要广覆盖,延手臂。进一步摸清底数和现状,依托各级基层文联组织,加强团结、引领、联络、服务工作。四要多调研,出政策。积极探索“文艺两新”发展的政策机制,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浙江省杭州市文联供稿,责任编辑:魏宁,编辑:谢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