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全国文联组联工作服务平台!

强化基层文联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刊发时间:2020-01-15  

强化基层文联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绵阳市安州区推进乡镇文联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主要做法

    (一)搭建3大平台,建实3个机制,切实确保文联落地落实

搭建组织平台,建立领导机制。建立了由镇党委统一领导、区文联业务指导、镇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和镇综合文化站协作的领导机制,建立完善了文联“指导原则、设置定位、班子构成、工作职能”等具有可操作的蓝本和工作方法。搭建队伍平台,建立吸纳机制。组建了文学创作、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摄影4个协会,会员215人;搭建保障平台,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了文联协会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理事会制度、文艺创作经费制度、文艺评奖制度等。

    (二)整合4项资源,夯实4大基础,不断增强文联服务功能

整合镇内的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文艺团体和热心文艺的爱好者,夯实文联组织领导基础;整合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类文化阵地,夯实文联工作基础;整合镇域文化事业项目,夯实文联练兵育才基础;整合细化文联服务载体活动,夯实文联作为基础。

    (三)明确3大职能,实现3个目标准确定立文联工作任务

组织文艺创作,重点突出乡村文化振兴、民俗民风等制定创作计划,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开展采风创作。开展文艺活动,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文联工作着力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群众文艺活动。培养文艺人才,积极选派文联骨干参加市、区、局各类文艺培训,再回镇上开展分类传授,不断培育乡村文艺人才新生力量。

    (四)强化4个注重,打造4大品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注重特色载体,创办乡土刊物《枣园文艺》,留下地方文化符号;注重全域覆盖,广泛开展文艺骨干培训,分类服务不同层面群体;注重文化惠民,深化文化活动“村村行”,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注重对外交流,展示乡镇文联工作成果,“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

二、主要成效

近年来,乡镇文联组织创作的部分文艺作品先后获得安州区委区政府“沙汀文艺奖”“山歌比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镇文化广场、摄影作品走廊、图书阅览室、舞蹈排练室、书画展厅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摄影、民间艺术等异常活跃。截至今年,新春民俗大型表演活动已连续开展40届,组织元宵大型猜灯谜有奖活动已历6届,举办送文化下村组演出活动114场,利用重大节假日在镇文化广场举行大型文艺演出80余场。文艺期刊《枣园文艺》创办至今,已编撰出版12期,刊载各类艺术作品800多篇(幅),印刷14000多册。培育带动一大批新人加入文艺队伍,一大批文艺达人活跃在民间,形成了基层文化难得的人文现象,享有“文淳风清”的美誉,奠定了乡镇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几点启示

(一)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建文联,是有效促进政府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收文化”转变的有效载体。虽然从上到下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文艺下乡活动,对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大多是短暂的、临时的,常常是热热闹闹一时。因此,建立乡镇文联就是对乡镇政府发展乡村文化事业、补充文化产业专职人员的有效助力。同时,乡镇文联对于充分发掘利用乡村文化资源,鼓励文艺骨干和群众共同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村精神家园有着特殊作用,能实现乡村文化的长久供给。

(二)由政府通过一种组织形式搭建能有效吸引和培养乡村文化文艺人才平台是乡镇文联的重要根基。乡村文艺人才作用发挥需要政府引导,更需要群众积极参与,只有在参与中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形成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联刚好可以有效调动和激发乡村能编会写、吹拉弹唱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在这里得到培养和锻炼,提高文化文艺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振兴乡村文化。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实际、接地气、扬正气是推进乡镇文联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乡镇文联会员都土生土长或长期工作在乡村,他们植根在乡村,成长在乡村,乡村文化人和基层群众都是主角。群众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群众喜欢什么样的文化活动,对什么样的民间文化感兴趣,针对不良习气怎么正确引导,以及群众喜欢哪些节目和表现形式,他们最清楚,也更容易创作出鲜活的、接地气的作品。无论是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还是载体平台、作品内容都来自群众生活,反映地方人文,展现乡情风貌,引领时代新风,重实际、接地气,对群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更能走进群众的心坎,也更能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建好一支文艺工作队伍,着力打造文联工作品牌是展示文联风采的重要抓手。乡镇文联要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有一支服务态度好、协调能力强、工作理念新的文艺队伍。乡镇文联及各协会会员都是乡村本地文艺人才,必须创新协会运行机制、规范协会活动、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协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通过创办本土特色文化刊物、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为会员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积极搭建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极大提高了各协会工作积极性,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乡镇文联工作自始至终以“作品为王、人才至上”,以民间艺术为主要特色,以群众文艺创作为重要内容,带着诚心,俯下身子,搭好台、破好题、磨好墨,想方设法建好镇域文化综合体,不遗余力地帮助基层文艺人才确立文艺方向、突破创作瓶颈、提升创作水平,着力打造乡镇本土的特色文化,既是对基层群众文艺渴求的有力回应,又是文联工作的崭新着力点。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