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庆祝建党 100 周年特别节目《闪亮的坐标》闪亮荧屏
中国文联、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国视协最近联合出品了庆祝建党 100 周年红色文化讲演节目《闪亮的坐标》。节目由江西广播电视台、中国视协演员工作委员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制,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任总顾问,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小琳,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孝汉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胡占凡任总策划,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范宗钗担任总监制,邀请数十位表演艺术家担任红色讲演人,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的英雄人物故事,热情讴歌党、讴歌英雄,为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氛围,献礼建党 100周年,也是电视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一次生动实践。
今年 5 月起,《闪亮的坐标》在江西卫视及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视协公众号、中国文艺网、抖音、头条号、西瓜视频等全媒体平台正式上线播出以来,引发社会热烈反响。截至目前,根据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在晚间黄金时段江西卫视单期收视率最高达到 0.14%,位居全国卫视同时段收视第 6 名;抖音话题播放超 1.8亿次;微博的话题阅读量 1.9 亿次,讨论 15 万次。开播第一集李大钊的故事,当天阅读量达到 2000 万;在学习强国平台总播放量达 24.2 万;今日头条话题阅读量超 2.2 亿;腾讯视频总播放量 534.4 万;《中国艺术报》新华号总浏览量 239.2 万,单条最高 46 万;西瓜视频纪录片频道连续一周置顶。《闪亮的坐标》已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建党百年优秀影视作品展播活动,成为一款现象级的大型红色文化视听产品。
让节目成为观众追寻英雄的索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并号召全社会都要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闪亮的坐标》的节目创意正来自于此。节目在策划选题之初,就对“英雄”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涌现出的先锋人物进行了梳理,从建党以来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选出杰出代表,其中有李大钊、方志敏等革命时期的英雄;有焦裕禄、雷锋等建设时期的模范表率;有袁隆平、索南达杰等改革时期的时代先锋;也有钟南山、张定宇等抗疫英雄,挖掘其背后的事迹和感人故事,深耕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旨在传承红色基因。邀请数十位知名电视表演艺术家担任讲演人,运用当前最受大众喜爱的节目呈现形式、视听传播手段,生动讲述、还原了李大钊、董存瑞、方志敏、焦裕禄、赵一曼、马本斋、袁隆平、索南达杰、钟南山、张定宇、张桂梅,以及冰雕连、戍边英雄等英雄人物和英雄群像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观众以新的角度重温党的历史,感受党的精神,接受党的教育。
一堂难忘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跟着党史影视节目学党史,成为时下流行的学习教育方式。《闪亮的坐标》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部署和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宣传工作方案,运用生动鲜活的党史学习资料,以影像的独特优势,在党的百年历史上注解了何为坐标、何以闪亮,打造了一部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政教材,也送上一份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精品。观看这样的红色电视作品,是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培养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重要方式。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讲,《闪亮的坐标》以史事为讲述的本体,以形象的表达为翅膀,在大众传媒上集中讲演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在艺术形式上呈现了时空的自由流转,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一个有创造性的好方法,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独树一帜。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马黎讲,《闪亮的坐标》是庆祝建党百年的创新之作,也是党史教育难得的好的视听教材,节目在守正创新方面交出了亮眼的答卷。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讲,节目创新性地综合众多文艺表达方式,融为一炉,塑造了红色主题宣传的新节目形态,非常值得肯定。许多观众反映,《闪亮的坐标》是一堂生动的影像党史课,通过观看节目,身临其境地学习了党的历史,感受了党的伟大精神,受到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一次电视节目运用融媒体传播的成功实践
《闪亮的坐标》遵循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律,在运用融媒体传播方面有许多新尝试、新举措,具有多媒介融媒体产品的特质,成为具有示范性、复制性的红色文化视听样板节目。一是借助全媒体传播矩阵发力,联合了传统电视媒体、新闻网络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形成了全媒体的播出阵地,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数亿次的播放量,这对于单一的传统媒体几乎是不可能的。二是遵循互动性、移动性、碎片化的传播规律,强化年轻人视角,节目时长设置为每集 15 分钟,有别于以往电视专题片的长度,抓住受众的媒介接触习惯和心理,易于新媒体的传播。三是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科技手段,灵活运用灯光、舞美、后期剪辑等多种技术,对舞台立体化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展示相关历史图片、文字档案、纪念场馆实景等,把观众带入故事现场,营造出沉浸式的氛围,为观众呈现精彩的跨时空舞台演绎。一项电视艺术主题宣传节目的创新
《闪亮的坐标》从小角度切入,纵深化讲述,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对党史英雄人物故事进行二创作,体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融合。一是抓好选题质量,深度挖掘内涵,匠心打磨演讲文本,对英雄主题内涵的宣传,更加饱满深刻,更有情感温度。每个故事的解说词,都由不同的撰稿小组撰写多个版本,从中择优选择,力求精益求精。二是精心遴选演讲人,既有老戏骨,还有人气很高的年轻演员,尤其是注重选择那些曾扮演过所讲述英雄人物的演员,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以“粉”带“粉”,扩大了流量,增强了能量。三是综合运用朗诵、讲述、表演和纪录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还原和展现英雄故事,辅以舞美营造的故事情境,通过视听融汇,让观众在聆听中深受感动和教育。
一场别开生面的电视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大家反映,参与和观看《闪亮的坐标》,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为确保节目顺利制作播出,许多电视艺术家、电视工作者们都作出了贡献,付出了辛劳。如,多名演员临时调整了工作档期,从外地拍摄现场赶来参加节目录制;多名演员放弃了节假日的休息和团聚的时间,自愿参加录制工作;有的演员为了配合团队的整体工作,推迟了看病就医的时间。还有一些没能参加节目录制的演员,表示非常遗憾。数十位艺术家倾情投入,精心演绎,体现了很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电视艺术界德艺双馨的生动展现和典型示范。
节目播出以后,中国视协电视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还召集参与节目的部分演员召开了研讨会,畅谈录制参与节目的感想和体会,通过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节目在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影响和作用。陈宝国谈到,“节目给我提供了一个‘致敬李大钊,致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的机会,这是一次很好的再教育、再学习”。刘劲讲到,“文艺工作者是党的宣传员,也是意识形态的守护者。我们扮演英雄人物,既要塑造好角色,更要塑造好自己,这样人物才可信,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和引领作用”。敬一丹谈到,“节目融入不同的背景空间,进行戏剧化的演绎,更容易带入真挚饱满的感情,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张凯丽讲到,“导演组邀请我讲述《八女投江》英雄故事,我很高兴,也很感动,因为这是我演艺生涯中的第一部作品,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很遗憾因为工作原因没能赶上录制,希望下次参加”。车晓谈到,“我出生在军人家庭,我的母亲王丽云有幸参加了节目,我对《闪亮的坐标》节目倍感亲切。艺术家们饱含深情地还原演绎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让我们这代年轻人同样深受感动。我希望有机会能参与节目”。
《闪亮的坐标》节目的制播是中国文联、中国视协积极履行主责主业,以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推动电视艺术事业的有益尝试,也是努力推动精品创作、加强电视界职业道德教育的成功实践。事实证明,坚持从政治高度进行总体策划,联合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节目制作经验的电视台、网络视频头部平台公司,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及所长,强强联手,默契配合,是打造精品、引领创作的一条有效途径。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文联、中国视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还将继续积极发挥行业引领、资源整合作用和组织号召力,用文艺的方式和力量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推动电视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视协供稿,责任编辑:刘大伟,编辑: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