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宁夏青年书法精品提名展

来源:宁夏文艺界   刊发时间:2018-05-0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全面展示宁夏青年书法发展成果,进一步推动我区书法繁荣兴盛,宁夏书法家协会、宁夏青年书法家协会举办了宁夏青年书法精品提名展。

本次展览作者由宁夏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提名,每人提名2位作者,每位作者展出2幅作品,加上主席团作品16幅,共展出作品80幅。展览倡导“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既体现了青年作者对传统的深刻把握,又展示了青年人特有的勃勃生机,可以说是宁夏青年书法家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实践追求。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展现新作为!青年强则国家强!有了青年一代书法家的茁壮成长,宁夏书法就能绿树成林!鲜花盛开!

王一凡,1994年9月生于宁夏石嘴山。

提名理由:作者有较强的篆书基本功,在用笔、结构等方面都很扎实。本件作品远绍秦篆,旁涉完白,近参今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些许装饰感,因而具有了一些时代感和表现意味。令人可喜的是作者在夯实篆书基础之上,已经显露了最能打动人心的创作欲望。

——宋  琰

孙迎辉,1978年10月生于宁夏银川。

提名理由:这件作品取法米芾,轻松自然是其最明显的优点,用笔上的松活应该是比前段时间的平实有了提高,章法上的分段和红栏亦是其视觉上的亮点。与米字相比,本件作品弱化米字的狠辣和错落,可以想见作者在学米的方向上有自己的思考,那么在坚持自己审美倾向的前提下,如何吸取米字用笔多变、字势丰富的优点是要思考的。

——宋  琰

汪建邦,1981年7月出生于宁夏银川。

提名理由:文静儒雅的建邦,谁能知道他还是位中学体育老师?平时沉淫魏碑一路,作品在各类展览上频频亮相,从今天的书作来看,近期对“二王”一路下了不少功夫。品他的字如沐春风、如品甘茗。若在自由书写度,线条自然生发上多加思索,必定能在当下高手如云的“二王”阵营中成功突围,树人建邦,谱写辉煌。             

——牛尔惠

雷长林,1979年1月生于陕西吴起。

提名理由:“书之妙道,神采为上”,此作系二王一脉,书路纯正,气息流畅、墨色丰富、运笔娴熟,表现得生动自然,神采飞扬,如有见笔处更显高古。继承传统,吸纳古人,把握当代,追求自我,反映了作者良好的创作心态。学贵心悟,短短几年,所取得的成绩令人刮目!长林,愿在艺术之林,德艺双修勇往直前。                    

——牛尔惠

马振文,1992年9月生于宁夏固原。   

提名理由:马振文是近年来活跃于宁夏书坛的90后青年书法家,诸体皆工,尤善行书、草书,作品多次在省展获奖。其书法取法晋唐,深得二王笔法真谛。作品流畅自然,典雅清新,结字生动、传神,仔细品读会被其自然通达的笔墨韵味所吸引感染。

——乔永平

陈昊,1977年5月生于宁夏固原。

提名理由:陈昊的书法作品以行草见长,取法二王,以秦汉篆隶为基,既创造出一种变严谨规正为随意洒脱的行书风格;又铸就了其行草豪迈不羁的基本骨架。另外他又融入了章草的笔法和汉隶的横势,把今草的穷极变化和章草的古雅拙趣结合在一起,加入了一个小角度的硬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语言,可谓独树一帜,耐人寻味。

——乔永平

周培贵,1976年10月生于宁夏吴忠市青铜峡。

提名理由:培贵老弟耽于米芾有年,奈何前面主要囿于《蜀素帖》,未能对米进行全面的研读,在用笔、结字、行气、章法上均受限厉害,近年来,不但能对米芾作品进行全面关注,对米芾之外的其他派系都能投以热情,乃有可喜进展,但愿这个变化得到的启示能使培贵越来越好、脱胎换骨。

——刘建明

徐小军,1981年生于宁夏灵武。

提名理由:徐君工作在书法教育战线上,沉湎笔墨,勤耕不辍有年矣,喜其矢志不移。西部行草班取经归来,拿出勇气,着力于笔法的深研,对过去的误读、岔道进行拨乱反正,成效喜人。以往其多写大字,对小字发怵,现在能沉心静气细腻下来,实在是能走向精微的良好开端。小年轻里,多一些这样笃志的可爱者,宁夏书坛就多一份正能量,寄厚望于小军弟。

——刘建明

王秀琴,1971年5月生于新疆石河子。

提名理由:学书数载,尤喜草,兼习真书。草法自《书谱》上溯“二王”,专精博涉,心摹手追,遒婉之貌渐显;楷承元常、逸少及幼玄,古朴奇峭,清健韵致之态遂至。玄宰有云:“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余以为作书须蕴“古、时、己”乃佳!艺无涯,往之不殆或有成!

——关宁国

赵怡智,1985年8月生于宁夏灵武。

提名理由:少时习书,始楷至行,笔耕不辍。宗王钟米,笔法精纯,正侧偃仰、转折顿挫皆顾,字势映带而生,大小相宜,随意所如能入法,不合而合中已具飘逸沉着之势。董香光云:“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同能不如独诣,无取绝肖似...”当以形寓神,驱役众美,气韵方生。

——关宁国

李磊,1985年9月生于宁夏灵武。

提名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书法专业,现为银川市青少年宫书法教师。作品用以王献之玉版十三行笔意为主,在用笔有行书意。结体宽绰自然。艺无止境,望不断深入。

——关向阳

姬宇铎,1988年6月生于宁夏平罗。

提名理由: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结业于中书协第二期西部培训班篆书篆刻班。大篆作品,涉猎墙盘、散氏盘等,又融入了米芾吴昌硕斜向动态, 用笔自然洒脱。篆刻印屏,作品印从书出,偏向于古玺。在对传统的学习中力求书印统一。

——关向阳

邢胜峰,1992年生于山西忻州。

提名理由:书法作品获宁夏书协举办的“美丽镇北堡”全国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喜行书,兼作隶书。行书大体有两种风格,或轻快洒脱,清新隽永,上追米襄阳 ;或用尽气力,不离故步,下探何道州,透露出晚清碑派书风的影响。其书法正由专精一家向融汇百家转变。

——杨开飞

赵成伟,1986年生于宁夏彭阳县。

书法作品入选中书协举办的“邓石如奖”书法展,在宁夏书协举办的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和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获奖。书法主攻大篆、隶书,亦效法魏晋楼兰残纸书风。间作魏碑楷书。其书法风格追求古拙厚重,自然纯朴。与当代大多数书家的审美趋向有所不同。

——杨开飞

王彦骏,1990年4月生于宁夏银川。

提名理由:自幼即习书,又毕业于国美书法专业,路子正不必多说,记得在三届全区青年书展上的作品己有明人遗韵,书卷气浓郁,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近年来踏实低调地做着书法的传承与创作,稳步前行。此次提交的两幅作品,创作态度端正,力求表现近期所学,枯湿浓淡强化对比,字态端严有姿,又有了新的领悟。

——范彦奎

曹红梅,1970年10月生于辽宁本溪。

提名理由:习书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所学起点高路子正,三年来先后参加了西部书界新秀班和国家艺术基金郑州大学书法学院的培训学习,对书法的脉络有了较系统的认识,特别是对晋唐帖学用功颇勤,所书起承转合分明,提按顿挫有致,一点一画间已显现出女性的静雅之气,可以看出以后的书写也将会渐入佳境!    

——范彦奎

于晟,1980年10月生于宁夏隆德。

提名理由:在学书的道路上,于晟很执着。他曾两下江南,进修于国美书法专业;远赴敦煌,参加烈日狂草集训班。负冀中原,问道西部新秀书法班。他学书涉猎广泛,临帖扎实,行书取法颜鲁公,草书以怀素,黄山谷二家为宗,篆书涉李阳冰,此为学书之正大气象。就笔墨而言,于晟基本能做到为己所驭,但气神达畅是其所短,可喜之处在于他对书法的执着和热爱,若假以时日,定能有所突破。

——周建设

张玉,1978年10月生于宁夏隆德。

提名理由:十多年前与我以书法结缘。他祖上张维岳先生书法高古,诗文传世,为当时之儒士也。张玉受家传滋养,书法与篆刻尽显华滋。尤其在书法上,篆书常涉三代,行草在宋元中。一帖一碑,一清一拙,亦能窥古法一二,实在难得。近年,勤勉精进,追法晋唐,作品透着清雅闲散。希望他能继续恪守古典,锤炼笔墨,略述数言,与之共勉。

——周建设

王满红,1992年6月生于宁夏西吉。

提名理由:志于书法,并专注篆书。勤于学习、思考,积极探索篆书规律。笔下篆书端庄灵动,婉转流畅,精工细劲,字形上借鉴各家。谦虚谨慎,乐于奉献。尤其近年来,除了工作,积极投入精力参与区市书协主办的各项展览,新秀突起,成绩优异。

——韩绍芳

冯小军,1970年2月生于甘肃灵台。

提名理由:为人朴实,踏实谦逊,平易处事,令人尊敬。几年来专注清人何绍基,旁涉二王及明清等各名家名作,多方请教,上下探索,心摹手追,并有所得。所书大气中蕴含趣味,雅致中充满张力,章法上有所思所想。支持协会工作,积极参加全国、区市文联、书协等主办的各项活动,成绩优异。

——韩绍芳

张迪,1978年月生于宁夏中卫。

提名理由:一般篆刻作者在书写时笔力不逮,线条羸弱无力。而这件作品线条密质牢固、扎实稳健。当于书写的沉稳痛快中感知刻刀在石头上毫厘推剔的凿痕感,这很可贵,所谓书印同源是也。若个别处“线头”再“焊接”效果则会更好。戊戌春记于中卫。

       潘志骞

杨震乾,1993年10月生于宁夏海原。

提名理由:震乾这件作品的单字大多直取宋人法帖,这是成功的。作品节奏略感局促、不够沉稳。整件作品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顿羡文怀。用笔干净、准确、随性、加之天分颇高,倘若再能与古为徒、持之以恒,定会探得书法妙境。戊戌春。

——潘志骞。

于国伟,1979年12月生于宁夏隆德。

提名理由:国伟属宁夏书界新秀,近年来作品在各种展览中崭露头角,他的楷书作品以魏碑为宗,尤其是对骏利疏朗、温文尔雅的《张黑女墓志铭》格外用功,又兼习唐楷,唐楷稳重森严和魏碑体含动势的结合让他楷书透露出俊迈灵动之气,他的行书作品以晋唐为脉,涉猎碑帖结合的大字。他的作品整幅布局上略显呆滞,希望他今后在作品章法处理上有所突破。

——席   恒

李政,1982年4月生于宁夏西吉。

提名理由:李政书作以东坡为基调,宗法晋唐,涉猎明清。他是国画专业毕业,有美术理念的思维,对书法的理解有新的诠释,他的书法追求一种率真豁达的意境,在构成营造是李政书法的一个亮点,这在当代书法进入展厅文化的背景之下,敢于落笔,难能可贵。但作品整体不够沉稳,受时人影响追求展厅响应,作品有放无收,缺乏静逸的书卷气。希望他接下来根植于传统、做到收放有度,深刻地理解文人气内涵,将会是开启他新的书法历程。

——席  恒

杨东,1972年10月生于宁夏惠农。

提名理由;杨东小字隶书作品严整中不乏逸趣,将个人性情融入其中,使作品更显书写性,是对经典汉隶的化古为今。然新意之外略显飘忽,如能在笔触线质上着力锤炼,增进沉着,使功夫与天然相得益彰。

——丁自明

陶毅,1970年3月生于宁夏中宁。

提名理由:陶毅此作出自二王书风,结体内敛精致,纵横欹侧而又通篇一体、生动多姿。由此作想见魏晋间人,风神潇洒自然妙得,为人为艺俱臻至境。

——丁自明

刘文静,1991年10月生于宁夏灵武。

提名理由:一幅作品,一个人都应该有调,这个调就是自己的审美取向,刘文静,她的名字可能是她作品格调的最好注释。篆书笔法是铁线,暗藏“二袁”碑悠游,品相来自李斯,交悦处传汉篆简意。小楷取法文衡山、吴昌硕等,字里行间精健秀逸,宁静活脱,气息清雅舒畅。

——石虎麟

潘志辉,1996年4月生于宁夏盐池。

提名理由:在作品中,要去制造矛盾点,又要处理矛盾,使作品整体和谐统一。潘志辉在极力的表现这一方面,有《曹全碑》的疏朗与开张,又有《礼器碑》点画的瘦硬与起伏,线条的粗细,轻重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可见志辉于动感中求稳定,于稳定中见奔放的审美取向与艺术匠心。

——石虎麟

王浩,1977年2月生于甘肃庆阳。

提名理由:书法的最高境界是自然书写。此作从于右任入手,汲取羲献之意韵、鲁公之宽博、山谷之形质、襄阳之灵妙,线条饱满丰腴、用笔自然率性,结体紧实密严,墨色浓黑厚重,章法工整,照应严谨,布局爽朗、顾盼有情。        综合观之,既有帖学的书卷气,又不乏碑版的雄强味。亦碑亦帖,一幅高古浑穆的碑体楷书立体呈现。            

——党英才

屈子强,1983年1月生于宁夏西吉。

提名理由:一幅成功的书作,无不是作者才力性情之流露与自由心性之表达,此作以米颠为宗,且观羲献,偶见苏黄,深得米体神韵。通观全幅,结体随形就势、险峻奇绝,用笔凝练爽利、雄秀并出,看似动感飞扬,个中不失厚重,这得益于作者有良好的篆隶基础和碑版底子。墨色丰富自然,行气通融畅达,轻重虚实、动静开合、亦古亦今,颇耐寻味。写出了气魄,写出了新意,诚属难能可贵。笔短意长,倘假以时日,当更见精进,期待子强。        

——党英才

张涵,1988年11月生于连云港。

提名理由:得北魏风气、元氏墓志遗意,参以于右任之自然。运笔流畅,落落大方。

——徐晓玲

安长琼,1975年3月生于宁夏石嘴山。

提名理由:胎息于《灵飞经》,结体、用笔皆能自如。宁静而婉,其秀在骨。

——徐晓玲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57号信通大厦23.26.27层

邮编:750011     电子邮箱:nxwl0951@126.com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版权所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2013 严禁拷贝

 

宁ICP备13001250号